作为欧洲五大联赛中技术流派的代表,西班牙足球联赛体系以严谨的升降级制度和梯队建设闻名全球。这个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职业联赛系统,不仅孕育了皇马、巴萨这样的超级豪门,更通过层层递进的联赛结构,为各国球员提供了多元化的竞技舞台。而中国球员自21世纪以来,已有十余人次在这套体系中留下足迹,其跨度从顶级联赛延伸至半职业赛场。

1、西甲(La,Liga):巨星的顶级联赛舞台

作为西班牙足球的顶级殿堂,西甲联赛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球员,竞争异常激烈。联赛成立于1928年,共有20支球队参赛,每个赛季排名末尾的三支球队将降级至西乙。西甲球队平均薪资达到税前365万欧元/年,青训体系每年输送超过200名职业球员。这个层级的竞技强度体现在场均跑动距离(107km)和高强度冲刺次数(135次/场)等数据上,与英超、德甲共同构成世界足球的金字塔尖。

2、西乙(Segunda,División):次级联赛的生存法则

作为西甲的直接下级联赛,西乙同样拥有高水平的竞技水平。联赛成立于1929年,共有22支球队,积分榜前两名和附加赛胜者将升入西甲,而榜尾四名则降级至西乙B。西乙联赛被视为五大联赛球员的"跳板",平均上座率达1.2万人,转播分成约4000万欧元/赛季。张呈栋2015年曾效力巴列卡诺,成为首位登陆西甲的中国球员(后随队降级继续征战西乙),其身体对抗数据(场均成功争顶3.1次)至今保持中国球员留洋纪录。

3、西协甲(Primera,División,RFEF)与西协乙(Segunda,División,RFEF):这两个级别联赛由西班牙皇家足协管辖,属于半职业联赛范畴。西协甲分为两个组别,每组20支球队;西协乙则分为五个组别,每组18支球队。这些联赛为球员提供了从业余到职业的过渡平台。西甲球队的二线队就是在这两个级别当中锻炼,如果达到了升级的成绩,可以升至西班牙乙级联赛。

4、地区联赛(Divisiones,Regionales,de,Fútbol):地区联赛是西班牙足球联赛体系的基层部分,由各地区足协自行组织。联赛级别、水平、球队数量和名称因地区而异,但普遍注重培养年轻球员和推动足球普及。地区联赛参赛球队超过500支。这个层级实行严格的财政公平政策,球队预算不得超过80万欧元。尽管竞技水平不如以上几个级别,但每年仍吸引超过200万观众到场观战,构成了西班牙足球庞大的群众基础。

展开全文

自2003年商毅加盟赫雷斯(西乙B,现西协乙)开启先河,共有13名中国球员涉足西班牙职业联赛体系。武磊在西甲的49次出场(8球5助攻)树立标杆,张奥凯2020年在西协甲的登场则刷新最年轻中国留洋球员纪录(19岁零28天)。值得关注的是,西班牙人B队(西协乙)累计培养过4名中国球员,成为真实的"中国青训基地"。

根据德国转会市场数据,中国球员在西甲场均评分最高达6.83分(武磊),而在西协乙层级,林良铭创造的32万欧元身价至今未被超越。这些数据背后,是西班牙联赛体系对中国球员技术特点的包容性,据统计70%的中国留洋球员选择西班牙开启职业生涯,这个比例远超其他欧洲国家。

西班牙的联赛整体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突出的,西甲作为五大联赛之一,自然是个好去处,但是现在中国球员能在西甲打上比赛的屈指可数,短期内恐怕没有中国本土球员能在西甲站稳脚跟,甚至想要在西班牙乙级联赛打上比赛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,可能对于现阶段的球员来说,如果选择留洋西班牙,西协甲或者西协乙才是真正适合起步的联赛。

1、西协甲(第三级别):技术型球员的试炼场

作为西班牙半职业联赛的最高层级,西协甲(Primera,Federación)由40支球队组成,其竞技水平和强度是高于中超联赛的。该联赛场均跑动距离达108公里,战术体系接近西乙水平,适合具备以下特质的中国球员:

2、西协乙(第四级别):青训跳板与过渡平台

西协乙(Segunda,Federación)作为职业化起点,?其中不乏大量的西甲俱乐部的二线队在此练兵,中国球员林良铭曾在此创造32万欧元身价纪录,球员平均周薪800欧元,比赛强度要高于中甲联赛,适合需要适应欧洲节奏的球员。

3、地区联赛:年轻球员的首次留洋的选择

对于18-20岁的青训球员,低级别联赛具备真实价值,如果有实力那么出场时间还是有保障的。例如第六级别安达卢西亚荣誉联赛中,年轻球员冯子俊19岁首秀即送助攻。作为职业化初体验:年轻球员肖金才在地区联赛(实际第六级)获得首份职业合同(月薪1000欧元),这个界别可以奠定后续跳槽基础。同时这个级别的联赛也可以给球员提供一个语言文化的缓冲时间,地区联赛赛程宽松(周均1.2场比赛),除了训练和比赛以外也便于兼顾语言学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